项目背景:
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生产之要。在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本课程体系涉及该系统多业务领域,如:法治建设专题培训
执法业务专题培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与所有者权益专题培训、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专题培训、矿产资源管理等专题培训。
培训安排:
【培训对象】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领导干部。
【培训时间】根据委托单位需求定制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破冰活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分组研讨相结合。
【培训地点】重庆大学A/B校区
【培训费用】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的有关培训费用标准执行。
课程设置:
主题 |
课程 |
学时 |
时事政治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 |
4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
4 |
|
《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解读 |
4 |
|
法律法规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解读 |
4 |
|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解读 |
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解读 |
4 |
|
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 |
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 |
4 |
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 |
4 |
|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
4 |
|
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运营 |
4 |
|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4 |
|
我国森林和草原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
|
如何坚守“三条红线” , 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4 |
|
固废污染治理与资源化 |
4 |
|
矿山安全生产与生态修复 |
4 |
|
整合港口资源,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经济发展需求 |
4 |
|
提升自然资源监测质量,助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
4 |
|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4 |
|
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
4 |
|
国土空间管理与修复 |
国土资源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 |
4 |
国土资源行政诉讼分析和涉土败诉案例剖析 |
4 |
|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优化开发 |
4 |
|
城乡土地统一市场中的基准地价体系建立和完善 |
4 |
|
国有土地二级市场的改革与完善 |
4 |
|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 |
4 |
|
用私法的理念和方法破解土地管理存在的法律难题 |
4 |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 |
4 |
|
市县乡村为重点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统一用途管制 |
4 |
|
资产管理与产权制度改革培训 |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的内容及方法探索 |
4 |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 |
4 |
|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
4 |
|
提升自然资源监测质量,助推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
4 |
|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和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的具体实现形式 |
4 |
|
以优化政务服务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
4 |
|
新时期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创新 |
4 |
|
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
4 |
|
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考核评价与社会监督 |
4 |
|
农村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经营 |
4 |
|
自然资源资产督察执法体制改革的难点与策略 |
4 |
|
法治国家视野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适用 |
4 |
|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
4 |
|
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
国土综合整治技术理论与实践 |
4 |
土地生态景观建设理论与实践 |
4 |
|
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
4 |
|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
4 |
|
固废污染治理与防控 |
4 |
|
大气污染治理及环境监察 |
4 |
|
2035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战略思考 |
4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全域旅游规划 |
4 |
|
生态修复的结构化 |
4 |
|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 |
4 |
|
休闲学视角下的国土空间之美 |
4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恢复 |
4 |
|
湿地保护与治理 |
4 |
|
野生动物资源刑事司法保护及其对策研究 |
4 |
|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 |
4 |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 |
4 |
|
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制度创新 |
4 |
|
发展森林康养,促进乡村振兴 |
4 |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路径 |
4 |
|
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与实践 |
4 |
|
综合素养 |
基层党建工作实操 |
4 |
世界格局与国家安全 |
4 |
|
全媒体语境下水生态保护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 |
4 |
|
突发生态环境舆情的应对和案例分析 |
4 |
|
工作关系中的人际交往策略 |
4 |
|
国学文化与管理智慧 |
4 |
|
中医与养生 |
4 |
|
音乐、人文与情感管理 |
4 |
|
博弈论 |
4 |
|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与减压 |
4 |
|
弘扬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
4 |
|
现场教学 |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 |
4 |
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
4 |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成列馆、桂园、周公馆 |
4 |
|
宋庆龄故居、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
4 |
|
总书记视察重庆路线--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 |
4 |
|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三河村 |
4 |
|
816地下核工程 |
4 |
|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
4 |
师资力量:
培训中心集合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政协委员等。
培训保障条件:
1、办学设施:现有报告厅、U型教室、情景模拟室等各类教室,为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保障。
2、住宿服务:除校内住宿外,还与校园周边多家宾馆签订了合作协议。
3、饮食服务:校区内现有食堂、校内酒店餐厅等可提供饮食服务。
4、生活保障:校区图书馆拥有藏书百余万册;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设施齐全。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绍静
联系电话:13368264546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法学院117办公室